和记AG

首页 > 信息公开 > 园区动态 > 央网省网推荐 > 正文

“试验田”渐成“高产田” 自贸试验区约1700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

来源:央视新闻发布日期:2022-04-29

        约1700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

        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历经六轮扩容,现已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的67个自贸区片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各自贸试验区已形成约1700项制度创新成果在本省区市内复制推广。从全国层面看,目前已向全国或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 万锴: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我国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广到全国后带动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

        同时,这些制度创新还带动了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 万锴:自贸试验区上线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复制后大幅提高了货物进出口通关效率。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举措向全国推广,推动企业融资更加便利、渠道更宽、成本更低,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压减,条目已经由最初的190项减少到现在的27项,压缩比例超过85%。在自贸试验区内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

        “试验田”渐成“高产田”

        自贸试验区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8年多来,在这一大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的带动下,自贸片区内外资外贸快速增长,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自贸区这片“试验田”逐渐成为“高产田”。

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568.9亿元,同比增长43.5%,增速较全国高出17.9个百分点,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约15%的外商投资。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 万锴:高技术产业带动显著。一季度,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92.3亿元,同比增长61.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77%。

自贸片区内外资、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打造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河南郑州片区初步形成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现代物流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庆西永片区形成年产电脑、打印机、可穿戴设备1亿台件以上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在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内,这里不到1秒就有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下线,一季度片区内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到了湖北省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 罗霄凌:自贸区释放的改革红利,吸引了一大批产业集聚发展,(去年)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100家,总数达到4200家。

 

        做好疫情防控 助力企业稳生产

        当下,虽然受到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自贸区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稳字当头。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行政审批人员,正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一家日本企业办理营业执照。

        当前,由于疫情期间出国不便,给企业跨国经营造成了困难。烟台片区首创“跨国办”模式,让外国投资企业不出国门就能办执照。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管理处负责人 王岩:我们现在办理跨国审批的流程需要两次视频连线,第一次给外方解释审批的手续流程办理材料。第二次在申请人准备好材料之后,我们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在线核验材料,就可以实现现场发证。

        日本浦上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法人 吉田清和:在疫情期间,通过“跨国办”审批模式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这样便捷、高效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我们对这次的投资更加充满了信心。

        疫情期间,投资便利化的措施,降低了企业跨境投资成本和风险。此外,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回笼压力,青岛自贸片区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白名单”内近600户企业全部实现了8小时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副科长 于涌:(一般)我们需要5到10个工作日,才能审核完毕,但是针对“白名单”退税企业,实行“双岗互补”制度,确保申报数据第一时间有人处理,并全程网上流转,确保退税款“8小时速达”。

        高质量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截止到今年4月份,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5个中西部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已经满5年。5年来,我国设立较早的这批中西部地区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多项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西部自贸试验区结合地缘特色,大力推动对外互联互通,打造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陕西在全球设立8个离岸创新中心、4个海外科技服务站、5个海外研发中心;重庆开展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整车保税仓储等监管模式改革创新,大幅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河南“互联网+预约通关”系统全面启用,实现了90%以上单证自动审核通过。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5个中西部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63.5亿元,占5省市实际使用外资的33.5%。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万锴:中西部自贸试验区结合资源禀赋,加速集聚资本、人才、技术等优质要素资源,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与此同时,中西部自贸区还积极推动协同改革、联动创新。在四川、重庆自贸区内的企业有一项全国独有的“福利”:能够跨关区办理“电子口岸卡”业务。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中央关务总监 李银波:作为一家在成都注册的企业,我们在重庆也有业务,之前电子口岸业务必须在成都当地办理,现在我们也可以在重庆的网点办理电子口岸业务,不用再两地往返。相比之前,我们公司每年节约成本近十万元,办事效率也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 万锴:中西部自贸试验区持续把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累计自行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超过500项,有力带动中西部地区协同联动发展。(央视新闻 总台央视记者 张道峰 黄宝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